昨日,药通社发布了亳州市场截止4月18日中药材涨价品种排行榜,其中月涨价幅度超过100%的有蛤蚧、相思豆、鹤虱等。
(图片来源:药通网 完整表格见文末)
其中,蛤蚧涨幅最大,三个规格位列涨价排名榜前三,目前小对、中对、大对三个品规的价格分别是80/kg、90/kg、100/kg,月涨幅分别为220.0%、157.1%、138.1%。
据了解,蛤蚧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,并有相关保护措施,因药用效果较好,市场需求逐年增长,由于资源有限价格连年攀升。目前,蛤蚧的家养模式还未探索成熟,至今未形成一定的规模,市场以进口为主,从泰国、印尼、越南等地来货。
此外,紫草的近期的价格也在迅速增长,近一周内价格上涨83.3%,目前硬苗价格55元/kg。紫草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长,由于生长环境特殊,无法家种,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矛盾日益明显,目前市场上主要是依靠进口,推测日后价格还会持续上涨。
补骨脂则是由于多年低价,加上近期受口岸来货受阻,主产地缅甸军事政变,以及有货者惜货等多种因素导致价格上涨。不过一旦缅甸局势缓解,供求紧张的局面将改变。现市场补骨脂因含量与质量不等,价格在15-18元之间。
当然,药材涨价作为一种市场现象,又涨也有跌,近期山银花、重楼、百合等药材由于供大于求价格有一定的下跌。
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分析,就2021年中药材市场价格到目前整体的走势来看,2021年年初环比2020年年底,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,中药材价格综合200指数呈现先平稳再加速上升的走势。
2021年3月份,中药材天地网通过对365种常用中药材的涨跌幅度监测,上涨品种多达127个,占比35.77%;下跌品种只有19个,占比5.35%,反馈出中药材全线上涨的基本面。
影响中药材价格的因素有很多。
家种药材会因为长期市场低价而反弹,这类的药材有高良姜、当归、党参、牡丹皮、白芍、猪苓。野生药材随资源减少,行情会持续向好,如苍术、白鲜皮、威灵仙。
自然灾害对中药材价格的影响也非常明显,一些易受低温冻害或干旱、洪涝天气影响的药材值得注意,例如酸枣仁、柏子仁、苦杏仁、连翘等。主要依赖进口的药材也会受到进口渠道的影响,如上文提到的蛤蚧、紫草、补骨脂。
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2020版药典全面实施,对中药要求33种禁用农药不得检出。这对相关药企提出了更高挑战,中药产业也因此迎来重大变革。在新版药典更严格的要求下,那些农残合格的药材同样会迎来一波涨价潮。如低农残的人参、合格的前胡、含量高的新货黄连、野生的羌活、黄曲霉素不超的柏子仁等。
据中药材天地网分析,至少在4月份,国内中药材价格仍将面临极大上涨压力。如果再出现极端“倒春寒”等天气因素,则相关果实子仁类品种不排除会出现暴涨。
不过从基本面来看,虽然2020年中药材产需双双下降,但截至到2020年12月份,总库存量达到221.1万吨以上,足以支撑到4月份开始的陆续产新。因此,2021年中药材行情虽然会出现阶段性快速上涨,但很难再出现2009年、2011年严重暴涨局面,全年行情将高位运行,但涨幅会温和得多。
中药材涨价对终端市场的影响有滞后性,相信中药材的普遍涨价,日后也将直接影响到下游的药企,对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企业有一定的影响。
药材的涨价和药典的高标准对饮片企业来说成本会提升,饮片行业洗牌将会加速。这对于龙头企业来说是利好的。有利于市场规范化发展,集中度提升。大型饮片厂有更大的议价空间,有提升标准符合国家监管的条件,能更快的适应环境的变化。而相对小的饮片厂日子会更难。
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市场有两千亿以上的规模,但是中药饮片加工公司大概有千家以上,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不高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,当前我国中药饮片工企业超过1000家,但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偏小,生产品种多,行业市场集中度低。
2019年中药饮片主要上市公司云南白药、同仁堂、康美药业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,分别为296.65亿元、132.77亿元和114.46亿元。其余几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为50亿元以下规模。
此外,对于中成药企业来说,中药材价格的上涨也意味着企业成本的上涨。此外,由于中药配方颗粒等相关政策对中药材质量以及溯源的高标准要求,国内多家上市药企纷纷通过设立中药饮片公司或产品加工基地、收购中药饮片企业股权、设立中药饮片并购管理基金等方式涉足中药饮片,实现提前布局,欲在行业整合升级之后抢占先机。
例如2019年12月,中国中药子公司以约1.35亿元收购甘肃陇中药业51%股权。2020年3月,盛实百草被平安津村收购80%的股权。
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视,众多中药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但是发展的前提是规范化和高标准。中药材是中药的根本,其价格走向值得注意。
下附中药材涨价名单:
(图片来源:药通网)